上海安鲁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太空嘉年华是什么?
太空嘉年华突破传统太空展的模式,不再以航天器材的实物陈列为主,而是采用大量高科技多媒体互动手段,让展览变得更有趣。主要目标人群是4-16周岁的儿童、青少年。针对这个年龄的人群特性,将单纯的太空展衍生集“展”、“学”、“游”、“娱”、“购”于一体的综合运营体。
STEAM教育理念
太空嘉年华采用国际流行的STEAM教育理念: Science(科学), Technology(技术), Egineering(工程), Arts(艺术), Maths(数学) ,通过寓教于乐的观展形式,将太空知识巧妙的融入多媒体互动中,打造一款属于孩子们的多媒体乐园。家长陪着孩子在动手、动脑的观展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
太空嘉年华全国巡展计划
2016年,安鲁创立了大型科普数字巡展:“太空嘉年华”3D数字太空展,第一季“穿越太阳系”,第二季“Hello火星”。目前已经完成了7站巡展:大连站、上海站、成都站,南宁站、天津站、上海环球港站、北京中华世纪坛站,即将开启深圳、杭州、重庆等国内十余座一二线城市巡展,并在筹备太空嘉年华体验乐园旗舰店。

第一站
太空嘉年华·大连星海广场站
[ 2016年07月~2016年10月 大连 星海会展中心 ]


第二站
太空嘉年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站
[ 2016年12月~2017年02月 上海 环球金融中心 ]


第三站
太空嘉年华·成都欢乐谷 数字太空馆
[ 2017年06月~2018年02月 成都 欢乐谷 ]


第四站
太空嘉年华·南宁万象城站
[ 2018年04月~2018年06月 南宁 万象城 ]


第五站
太空嘉年华·天津国展中心站
[ 2018年07月~2018年10月 天津 国展中心 ]


第六站
HELLO火星·上海环球港站
[ 2018年11月~2019年04月 上海 环球港 ]


第七站
HELLO火星·北京中华世纪坛站
[ 2019年06月~2019年08月 北京 中华世纪坛 ]




太空嘉年华展项介绍
地球24小时
“地球24小时”展区将地球诞生至今46亿年的历史压缩到了24小时,游客在这里可以迅速游览46亿年间地球所经历过的沧海桑田。

展区中央是一幅地面投影,投影中心是一颗旋转的地球,地球四周环绕着24个可用脚踩踏的感应点,分别代表24个时间点。当游客踩到这些时间点上时会弹出相应的图片和说明,同时会从悬挂在上方的音响中传出美妙的音符声。

天文名人
在“天文名人”展区,主办方通过3D Mapping人像投影技术,将历史上的多位著名科学家“复活”,这里有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将望远镜指向夜空的伽利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创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发现宇宙膨胀的哈勃,他们不但有肢体动作,还可以开口说话,观众在这里可以听他们亲口讲述各自对宇宙的认识。
裸眼3D火箭秀
走进这一展区,最醒目的就是互动墙上的一枚巨型火箭——“土星5号”。真实的“土星5号”高度110米,最大直径10米,展区内的这枚“土星5号”按照10:1的比例缩放,是真实火箭的缩小版,每处零件与细节都与真实的“土星5号”十分接近。游客在这里将看到互动墙上的若干个黄色标记点,每个标记点均可点击触摸,点击后火箭箭体的对应部位就会被一一打开。2016年10月,“裸眼3D火箭秀”展区上线“长征2F”运载火箭、“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等中国航天新动态,也向游客展示了中国未来空间站的构想形态。通过多媒体互动,游客可以亲手拆解这些火箭、飞船和空间站,让游客对中国的火箭、飞船、空间站认识更加深入。
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展区是“太空嘉年华”的最后一个观展区,在展区中央最突显的位置是一台大型全息成像仪,全息成像仪前方有一块液晶触摸屏,触摸屏上显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点击触摸屏上的不同行星,全息成像仪和扬声器就会播放不同的内容,影音结合。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八大行星的详细信息,如体积、质量、表面特征、内部分层和组成成分等。
宇宙日历
宇宙诞生于138.2亿年前,“宇宙日历”以影片的形式将这138.2亿年压缩成1年,每天代表4000万年,每个月代表约10亿年,并将这张日历投影在一面8米×4米的成像墙上,通过这张日历观众可以了解到宇宙中的第一批恒星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星系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太阳和八大行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以及生命是什么时候演化的。

了解过“宇宙日历”,游客可以在对面看到一张宇宙缩放图——“宇宙有多大”,它以太阳系为起点,采用逐级缩放的表现形式,依次展示了太阳系、太阳系邻近区、银河系、本星系群、本超星系团的主要天体和空间跨度。在“宇宙日历”展区的最后,游客还可以在讲解员的引领下继续了解宇宙中都有什么——“宇宙的组成”。在这里讲解员将为游客介绍现今最前沿的宇宙学理论——暗物质和暗能量,以及它们将如何影响宇宙的未来。

太阳家族
在“太阳家族”展区游客首先会看到一部生动有趣的视频短片,视频中把太阳比喻成了太阳系的“爸比”,其他7颗行星比喻成了地球的“兄弟姐妹”。通过这部影片观众可以非常直观地理解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太阳的个头儿、体重关系。该片因其生动、直观、卡通等特点被游客誉为全展馆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
宇宙探索
“宇宙探索”展区正中是6块纱幕投影,分别介绍了引力波,例如引力波是什么,发现引力波有什么用等;第2块介绍黑洞,例如黑洞是怎么形成的,人落入黑洞中会怎样等;第3块介绍火星探索,例如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史,探索火星的主要方式等;第4块介绍人类的第一次,例如第一架望远镜是什么时候谁发明的;第5块介绍太空趣事,例如都有哪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进入过过太空;第6块介绍月球探索,例如为什么“阿波罗任务”原计划送14人登上月球而最终只有12人。每块纱幕投影前的地面上都有一双脚印标记,游客站到脚印上左右挥手,纱幕上的投影就会前后翻页。

这一展区除了介绍我们如何探索宇宙,还涉及了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UFO和外星人——“揭秘UFO”、“探索地外文明的初次尝试”、“费米悖论”、“卡尔达肖夫指数”。向游客展示的是对地外文明的宏观认识等。

未来100亿年
这里是一条时间线,起点代表现在,终点代表未来。在这条时间线上标记有22个时间节点,游客可以沿着这条时间线漫步向前,当踩到这些时间点时会在旁边弹出一个窗口,窗口中显示有距离现在的时间和对应的事件,所涉及的事件分为人类、地球、宇宙三种类型。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我们的子孙何时能够目睹彗星回归、星系融合等宇宙奇观,也会看到我们的后代将在何时面对”玛雅末日“、超新星爆发等”灭顶之灾“。这里所列举的事件均以BBC、NASA、Scientific American等权威机构和媒体的报道和研究成果作为科学依据。
360°全景太空 (VR体验)
为了将更为逼真生动的宇宙呈现在游客眼前,“太空嘉年华”主办方专门在互动区内设立了VR体验区,在这里共有6个房间,每个房间内可运行1~2款VR游戏或体验项目。这里有著名的沙盒模拟游戏Universe Sandbox 2(宇宙沙盒2),通过这款VR游戏游客将会体验到亲手创造、毁灭、重生、再造、平衡宇宙的快感,仿佛自己成了宇宙的创造者,一切尽在掌控中!除了太空主题的VR游戏,还有射箭塔防、深海探险、高空行走、虚拟画师、极速飞鹰等多个不同种类的体验项目。
太空数字绘画墙
“太空数字绘画墙”是场馆内的第三个互动区,在这里游客可以拿着画笔亲手给互动墙专用画纸上的不同图案填涂颜色,涂好后放在扫描仪下扫描,刚刚画好的图案就会飞上旁边的互动墙。“上墙”后还可以进行互动游戏,墙上的每一个元素(如飞船、火箭、外星人等)在被拍打后都会表演各自的动作,有的原地跳跃,有的发射起飞,有的越拍越大,千奇百怪丰富多彩。
宇宙起源
“宇宙起源”展区将为游客介绍宇宙是如何起源的,宇宙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展区右侧是宇宙的过去——“起源与演化”,展区左侧是宇宙的未来——“宇宙归宿”,展区中央是一张可以触摸启动的宇宙大爆炸模拟桌。

在“起源与演化”部分游客可以了解到宇宙从大爆炸开始直至今日所经历的4个主要阶段。奇百怪丰富多彩。

巨型全息幻影剧场
巨型全息幻影剧场”是整个“太空嘉年华”中最大的一个互动观展区,这里不仅可以通过观看影片来了解宇宙,还可以身临其境地走入太空场景中拍照留念。剧场使用了一套全息成像系统,每逢半点和整点就会播放一段12分钟的全息影片,观众将跟着小宇航Tim的脚步,从地球出发,去探寻宇宙深处的奥秘。在影片中观众会看到太阳系中各个星球上独一无二的自然风貌,以及我们人类派遣到那里的使者——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探测器,跟随主人公Tim一路飞越到太阳系的边缘,最终与“旅行者1号”相见,带着对未知世界的问候,穿梭在无尽的浩瀚海洋中。
神笔马良
“神笔马良”是“太空嘉年华”的第一个互动区,来到这一区域的游客均可领到一只3D打印笔,这是一支可以在空气中书写的笔,它可以帮助绘画者把想象力从纸张上解放出来。普通的画笔只能在平面上创作,但二维画面不够生动,使用3D打印笔就可以把二维的画面变成三维的物体。